姓阮的名人-姓名学
来源:尚承算运网 更新 :2024-09-26 01:05 查看 :2095
阮姓,是中国和越南的姓氏之一,虽在中国未被列入百大姓,但在越南却是全国最大的姓氏。在越南语里,阮的国语字拼写为「Nguyễn」。
历史上部分姓阮的名人
阮翁仲,人名。翁仲,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,名阮翁仲。相传他身长1丈3尺,端勇异于常人,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,威震匈奴。翁仲死后,秦始皇为其铸铜像,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。匈奴人来咸阳,远见该铜像,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,不敢靠近。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“翁仲”。
阮籍(210~263),三国魏诗人。字嗣宗。陈留尉氏(今属河南)人。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。曾任步兵校尉,世称阮步兵。崇奉老庄之学,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。与嵇康、刘伶等七人为友,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,世称竹林七贤。
阮咸:西晋陈留尉氏(今属河南)人,字仲容。与嵇康、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王戎并称“竹林七贤”。阮咸是阮籍之侄,与籍并称为“大小阮”。阮咸也是著名的音乐家,历官散骑侍郎,补始平太守;他生平放浪不羁,精通音律,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“阮咸”为名。作有《三峡流泉》一曲。(《三峡流泉歌》李季兰引《琴集》曰:“《三峡流泉》,晋阮咸所作也。”)
阮裕字思旷。宏达不及放,而以德业知名。弱冠辟太宰掾。大将军王敦命为主簿,甚被知遇。裕以敦有不臣之心,乃终日酣觞,以酒废职。敦谓裕非当世实才,徒有虚誉而已,出为溧阳令,复以公事免官。由是得违敦难,论者以此贵之。
阮放:字思度,陈留尉氏(今尉氏)人,“江左八达”之一。东晋时除太学博士、太子中舍人。侍从皇帝,常说《老》、《庄》,而不涉及军国事。明帝时迁吏部郎,主管选拔考核官吏,甚有政绩。平素清廉,不置产业,为吏部郎不免饥寒。
阮种字德猷男陈留尉氏人出身官宦之家,汉侍中阮胥卿八世孙。:泰始中举孝廉。为公府掾。举贤良对策上第。除尚书郎。转中书郎。迁平原相。卒于郡。:《赠棘据诗》“体直响正。源深流清。”约魏正始初,至晋元帝太兴中之间在世。弱冠有特行,为嵇康所重。康所著《养生论》中的阮生,就是指他。察孝廉,为公府掾。举贤良对策第一,转中书郎。种进止有方,正己率下,朝廷莫不惮其威容。每为驳议,事皆施用。后迁平原相,为政简惠,百姓称之。卒于郡。种著有集二卷,(《唐书经籍志》)传于世。
阮孚,字遥集,阮咸之子。西晋陈留尉氏(今属河南)人。饮酒史上“兖州八伯”之一。阮孚为“诞伯”。(东晋成帝时羊曼、阮放等放纵不羁,好饮酒,时人称为兖州八伯)。传见《晋书》卷四十九。
阮孝绪,南朝梁目录学家。字士宗,南朝梁陈留尉氏(河南尉氏)人。生于齐高祖建元元年,卒于梁武帝大同二年,年五十八。阮事迹入《梁书·处士传》。幼以孝闻,性沈静,年十三通五经。既冠,已有超然远引之志,遂屏居一室,非定省未尝出户,亲友因呼为居士。喜坟籍。是外兄王晏为显贵,屡次到他家,不与相见穿篱而逃。任昉叹道:“其室则迩,其人甚远”。所居唯一床,竹树环绕,读书其中,学养精进。屡被征,以世路多艰,终不出。其人出处去就,高洁不染有如此。梁武帝普通年间(520-527)有感公私坟籍,多所散夫,乃博采宋齐以来图书,集为《七录》一书,总结前人目录学之成就。七录今夫,惟自序尚见于道藏《弘明集》内。七录分内外两篇。内为五录:经典,纪六艺;记传,纪史传;子兵,纪子书、兵书;文集,纪诗赋;技术,纪数术。外篇有二、佛录、道录。其分部题目,颇有次序。阮之前有王俭《七志》,以分类法论,则阮较王为善。阮氏对目录学之贡献,据姚名达在其《中国目录学史》中认为有:①分类合理化;②适应时代环境;③工作科学化。阮录在当时已将“天下之遗书秘记,庶几尽于是”,可以说是已尽到目录学史上编集、创见之功。
阮佃夫(427—477),诸暨人。出身小吏。湘东王刘彧出就藩封,选为主衣,后请为世子师,颇受信任。
阮鹗(1509-1567),字应荐,号函峰,南直隶桐城县(今安徽桐城)人。嘉靖二十三年(1544)进士,历官南京刑部主事、浙江提学副使。倭寇围杭州时,有司拒不许乡民入城避难,阮鹗亲手打开城门,救活居民数以万计。后因依附严嵩亲信赵文华、胡宗宪,被破格升为右佥都御史,巡抚浙江。嘉靖三十六年正月,改为特设福建巡抚。起初,阮鹗主张抗倭。自浙江桐乡被倭围困以后,阮鹗为倭寇威势所压倒,转而主和。及倭寇犯福州时,阮鹗非但不战,反而以银数万两和各种布匹重贿倭寇,并用巨船六艘送倭出海。同时奢侈腐化,贪婪无比,敛括民财千万计。于是御史宋仪望等人纷纷上疏弹劾阮鹗。嘉靖三十七年三月十六日,阮鹗被捕至京。因他事先贿赂严嵩说情,故未予重治,仅革职为民。阮鹗侵盗的饷银,多于胡宗宪,是时皆追还于官府。隆庆元年(1567),阮鹗卒,年五十九。
阮勤(1423-1499)交趾人,明朝官员、进士出身。景泰五年,登进士,历台州知府,在任期间清慎惠政。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陜西,当地饥荒,他奏免七府租四十余万石。后召入为刑部侍郎,调任南京。
阮大铖(1587~1646)字集之,号圆海、石巢、百子山樵。桐城(今安徽枞阳藕山)人。明末政治人物、著名戏曲作家。以进士居官后,先依东林党,后依魏忠贤阉党,崇祯朝终以附逆罪罢官为民。明亡后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书、右副都御史,与马士英狼狈为奸,对东林、复社文人大加迫害,南京城陷后乞降于清,后病死于随清军攻打仙霞关的石道上。所作传奇今存《春灯谜》、《燕子笺》、《双金榜》和《牟尼合》,合称“石巢四种”。
阮元(1764~1849),扬州仪征人,字伯元,号云台、雷塘庵主,晚号怡性老人,谥号“文达”,清代嘉庆、道光间名臣。他是著作家、刊刻家、思想家,在经史、数学、天算、舆地、编纂、金石、校勘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高的造诣,被尊为一代文宗。
阮葵生(1727—1789),字宝诚,号吾山,清代淮安府山阳县人(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),乾隆壬申科举人,辛巳会试以中正榜录用,以内阁中书入值军机处,历任监察御史、通政司参议、刑部右侍郎,是清代乾隆时期有成就的诗人、散文家和法学家。
姓阮的男明星
阮民安、阮兆辉、阮志强、阮经天、阮兆祥、阮世生、阮明智、阮德锵等等。
姓阮的女明星
阮明雪、阮小兰、阮玲玉、阮小仪、阮佩珍等等。
以上就是全部内容,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小编。
- END -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姓闵的名人-姓名学
闵姓,中文及韩文的姓氏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132位。历史上部分姓闵的名人【闵马】又名闵子马、闵马父。春秋鲁国人。周大夫,封地陇西(甘肃临洮)。博古善论,有明见。【闵损】(前536--前487)。字子骞,春秋鲁国汶上人(山东济宁),孔子高徒,以孝悌闻,以德行称。为人持重少言语,言必有中。为费邑宰,有政声。历代追封“费侯”、“费公”、“琅琊公”、“畿圣”。世称“笃圣”。【闵业】西汉人。素有忠义。初为掾,与寇恂谏耿况归光武帝,以军功封关内侯,官至辽东太守。【闵贡】字仲叔,东汉山西太原人。家贫,有操守、性恬静。不受无功之禄,自惭口腹之累。世称节士。汉末为河南中部掾。十常侍之乱救驾有功,进郎中,封都亭侯。【闵鸿】三国吴广陵(江苏扬州)人。仕吴为尚书。入晋,征不就。少美文才,有“南金”之誉。集三卷,佚。今存《亲蚕赋》、《琴赋》、《羽扇赋》、《芙蓉赋》、《莲华赋序》、《与刘子雅书》。【骊兴闵氏】宋时,遣山东闵称道出使高丽。后定居骊兴。为朝鲜望族,绵延500余年,世胄高门,权侵朝野。【闵珪】(1457--1539)字朝瑛,乌程人(浙江吴兴)。明朝天顺八年进士。授御史。出按河南,以风力闻。成化六年擢江西副使,进广东按察使。孝宗嗣位,擢右副都御史,巡抚顺天。入为刑部右侍郎,进右都御史,两广总督。弘治七年迁南京刑部尚书,寻召为左都御史。十一年,东宫出阁,加太子少保。十三年为刑部尚书,再加太子太保。六年十月卒,年八十二。赠太保,加光禄大夫上柱国,谥庄懿。有《闵珪文集》十卷。【闵如霖】乌程人(浙江吴兴)。闵珪从孙。太学士。嘉靖三十年任国子祭酒。官至礼部尚书。有《午塘先生集》十六卷、《师望》、《修南城门记》。【闵洪学】乌程人(浙江吴兴)。闵如霖曾孙。云南巡抚,天启七年平贼有功。官至吏部尚书。【闵梦得】乌程人(浙江吴兴)。闵洪学从弟,万历二十六年进士,三十七年时任漳州府知府,以宽为政,士民爱之。后迁偏沅巡抚都御史、云贵总督、兵部右侍郎戎政尚书。【闵延甲】乌程人(浙江吴兴)。万历进士。廉直有声,官至通政使。【吴兴闵氏】或称【乌程闵氏】。自宋朝宝庆年间由汶上(山东济宁)南迁,世居浙江湖州吴兴晟舍,为望族。明朝天顺年间至明末,吴兴闵氏人文鼎盛,出尚书四人,历掌刑部、礼部、吏部、户部。有“仁舍闵氏尚书五个半”之誉。(目前只考证到四人,另一人不知何指。【闵齐汲】(1575--?)字及五,号遇五,晚年自号三山急客,潜心于古籍的研究和图书的刊印,着有《六书通》一书传世。)首开雕版套印之先河,刊刻善本秘籍。与族人闵齐华、闵象泰、闵裕仲、闵道扬、闵遇洙、闵尔容、闵维、闵邃、闵果、闵应协、闵声、闵迈德、闵镇远、闵元衢、闵文振、闵百顺、闵自寅、闵昌道、闵昭明、闵映张、闵映壁、闵振业、闵振声、闵景贤、闵无颇、闵萃祥等三十余人历时20余年,刊刻印刷书籍计117部145种。其双色、三色、四色、五色套印之经、史、子、集翘楚同懠。士民争相垂涎而购,风靡天下为一时之冠。世称“闵刻”。【闵楷】字正甫,号南湖,任丘人(河北任丘),明弘治乙丑进士,历官工部侍郎、浙江布政司左布政、南京礼部尚书、南京户部尚书。【闵槐】字公甫,号南洲,任丘人(河北任丘),明弘治乙丑进士(与兄闵楷同年中进士),授刑部主事,升刑部郎中,时甘肃失机,镇守太监及总兵隐匿冒功,事觉,槐奉命往勘,皆伏罪。闵槐出知平阳府,回民叛乱,槐设计平之。闵槐以雁门副使谢政。【闵煦】任丘人(河北任丘),闵槐子。明嘉靖十四年进士。刑部尚书。建有『水东书院』。【闵麟嗣】(1628--1704)字宾连,号橄庵。徽州岩寺镇人(安徽歙县)。明末清初学者、旅行家。喜游历吟咏,行迹中夏。每至一地,均纪游诗。编撰《黄山志定本》8卷(1卷为图),集历代黄山志书之大成,以体例精当,搜罗宏富完备著称于世。另有《庐山集》、《古国都今郡县合考》、《黄山松石谱》、《周末列国省会郡县考》、《闵宾连悟雪诗草》。姓闵的男明星: 闵锡、闵志赫、闵丙天、闵景镇、闵俊基等等。姓闵的女明星:闵智贤、闵英媛、闵安琪、闵春晓、闵孝琳等等。
姓阮的名人-姓名学
阮姓,是中国和越南的姓氏之一,虽在中国未被列入百大姓,但在越南却是全国最大的姓氏。在越南语里,阮的国语字拼写为「Nguyễn」。历史上部分姓阮的名人阮翁仲,人名。翁仲,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,名阮翁仲。相传他身长1丈3尺,端勇异于常人,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,威震匈奴。翁仲死后,秦始皇为其铸铜像,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。匈奴人来咸阳,远见该铜像,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,不敢靠近。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“翁仲”。阮籍(210~263),三国魏诗人。字嗣宗。陈留尉氏(今属河南)人。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。曾任步兵校尉,世称阮步兵。崇奉老庄之学,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。与嵇康、刘伶等七人为友,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,世称竹林七贤。阮咸:西晋陈留尉氏(今属河南)人,字仲容。与嵇康、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王戎并称“竹林七贤”。阮咸是阮籍之侄,与籍并称为“大小阮”。阮咸也是著名的音乐家,历官散骑侍郎,补始平太守;他生平放浪不羁,精通音律,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“阮咸”为名。作有《三峡流泉》一曲。(《三峡流泉歌》李季兰引《琴集》曰:“《三峡流泉》,晋阮咸所作也。”)阮裕字思旷。宏达不及放,而以德业知名。弱冠辟太宰掾。大将军王敦命为主簿,甚被知遇。裕以敦有不臣之心,乃终日酣觞,以酒废职。敦谓裕非当世实才,徒有虚誉而已,出为溧阳令,复以公事免官。由是得违敦难,论者以此贵之。阮放:字思度,陈留尉氏(今尉氏)人,“江左八达”之一。东晋时除太学博士、太子中舍人。侍从皇帝,常说《老》、《庄》,而不涉及军国事。明帝时迁吏部郎,主管选拔考核官吏,甚有政绩。平素清廉,不置产业,为吏部郎不免饥寒。阮种字德猷男陈留尉氏人出身官宦之家,汉侍中阮胥卿八世孙。:泰始中举孝廉。为公府掾。举贤良对策上第。除尚书郎。转中书郎。迁平原相。卒于郡。:《赠棘据诗》“体直响正。源深流清。”约魏正始初,至晋元帝太兴中之间在世。弱冠有特行,为嵇康所重。康所著《养生论》中的阮生,就是指他。察孝廉,为公府掾。举贤良对策第一,转中书郎。种进止有方,正己率下,朝廷莫不惮其威容。每为驳议,事皆施用。后迁平原相,为政简惠,百姓称之。卒于郡。种著有集二卷,(《唐书经籍志》)传于世。阮孚,字遥集,阮咸之子。西晋陈留尉氏(今属河南)人。饮酒史上“兖州八伯”之一。阮孚为“诞伯”。(东晋成帝时羊曼、阮放等放纵不羁,好饮酒,时人称为兖州八伯)。传见《晋书》卷四十九。阮孝绪,南朝梁目录学家。字士宗,南朝梁陈留尉氏(河南尉氏)人。生于齐高祖建元元年,卒于梁武帝大同二年,年五十八。阮事迹入《梁书·处士传》。幼以孝闻,性沈静,年十三通五经。既冠,已有超然远引之志,遂屏居一室,非定省未尝出户,亲友因呼为居士。喜坟籍。是外兄王晏为显贵,屡次到他家,不与相见穿篱而逃。任昉叹道:“其室则迩,其人甚远”。所居唯一床,竹树环绕,读书其中,学养精进。屡被征,以世路多艰,终不出。其人出处去就,高洁不染有如此。梁武帝普通年间(520-527)有感公私坟籍,多所散夫,乃博采宋齐以来图书,集为《七录》一书,总结前人目录学之成就。七录今夫,惟自序尚见于道藏《弘明集》内。七录分内外两篇。内为五录:经典,纪六艺;记传,纪史传;子兵,纪子书、兵书;文集,纪诗赋;技术,纪数术。外篇有二、佛录、道录。其分部题目,颇有次序。阮之前有王俭《七志》,以分类法论,则阮较王为善。阮氏对目录学之贡献,据姚名达在其《中国目录学史》中认为有:①分类合理化;②适应时代环境;③工作科学化。阮录在当时已将“天下之遗书秘记,庶几尽于是”,可以说是已尽到目录学史上编集、创见之功。阮佃夫(427—477),诸暨人。出身小吏。湘东王刘彧出就藩封,选为主衣,后请为世子师,颇受信任。阮鹗(1509-1567),字应荐,号函峰,南直隶桐城县(今安徽桐城)人。嘉靖二十三年(1544)进士,历官南京刑部主事、浙江提学副使。倭寇围杭州时,有司拒不许乡民入城避难,阮鹗亲手打开城门,救活居民数以万计。后因依附严嵩亲信赵文华、胡宗宪,被破格升为右佥都御史,巡抚浙江。嘉靖三十六年正月,改为特设福建巡抚。起初,阮鹗主张抗倭。自浙江桐乡被倭围困以后,阮鹗为倭寇威势所压倒,转而主和。及倭寇犯福州时,阮鹗非但不战,反而以银数万两和各种布匹重贿倭寇,并用巨船六艘送倭出海。同时奢侈腐化,贪婪无比,敛括民财千万计。于是御史宋仪望等人纷纷上疏弹劾阮鹗。嘉靖三十七年三月十六日,阮鹗被捕至京。因他事先贿赂严嵩说情,故未予重治,仅革职为民。阮鹗侵盗的饷银,多于胡宗宪,是时皆追还于官府。隆庆元年(1567),阮鹗卒,年五十九。阮勤(1423-1499)交趾人,明朝官员、进士出身。景泰五年,登进士,历台州知府,在任期间清慎惠政。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陜西,当地饥荒,他奏免七府租四十余万石。后召入为刑部侍郎,调任南京。阮大铖(1587~1646)字集之,号圆海、石巢、百子山樵。桐城(今安徽枞阳藕山)人。明末政治人物、著名戏曲作家。以进士居官后,先依东林党,后依魏忠贤阉党,崇祯朝终以附逆罪罢官为民。明亡后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书、右副都御史,与马士英狼狈为奸,对东林、复社文人大加迫害,南京城陷后乞降于清,后病死于随清军攻打仙霞关的石道上。所作传奇今存《春灯谜》、《燕子笺》、《双金榜》和《牟尼合》,合称“石巢四种”。阮元(1764~1849),扬州仪征人,字伯元,号云台、雷塘庵主,晚号怡性老人,谥号“文达”,清代嘉庆、道光间名臣。他是著作家、刊刻家、思想家,在经史、数学、天算、舆地、编纂、金石、校勘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高的造诣,被尊为一代文宗。阮葵生(1727—1789),字宝诚,号吾山,清代淮安府山阳县人(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),乾隆壬申科举人,辛巳会试以中正榜录用,以内阁中书入值军机处,历任监察御史、通政司参议、刑部右侍郎,是清代乾隆时期有成就的诗人、散文家和法学家。姓阮的男明星 阮民安、阮兆辉、阮志强、阮经天、阮兆祥、阮世生、阮明智、阮德锵等等。姓阮的女明星阮明雪、阮小兰、阮玲玉、阮小仪、阮佩珍等等。
姓庞的名人-姓名学
庞姓,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,但也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。在《百家姓》中排第119位。历史上部分姓庞的名人庞涓(?-前342),战国时期魏国人(今河南)。在魏国任大将。公元前354年,庞涓率大军包围赵都邯郸。赵国向齐国求救。齐王命孙膑为军师,率军救赵。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,率军直捣魏都大梁(今河南开封)。庞涓撤军回救。疲惫不堪的魏军走到桂陵(今河南长垣北)遇到埋伏在那里的齐军。齐军以逸待劳,大破魏军。“围魏救赵”的桂陵之战,成为历史上的著名战例。此后,庞涓又于公元前342年迎战援救韩国的齐军,中了孙膑的增兵减灶之计而冒进,于马陵(今河南范县西南)遭到齐军伏兵攻击,庞涓兵败自杀。庞德公,字子鱼(民间传说),又字尚长(《四库全书·巵林》据《宋书》),生卒年待考。东汉名士。襄阳人。荆州刺史刘表数次请他进府,皆不就。刘表问他不肯官禄,后世何以留子孙,他回答说:世人留给子孙的是贪图享乐、好逸恶劳的坏习惯,我留给子孙的是耕读传家、过安居乐业的生活,所留不同罢了。庞德公与当时隐居襄阳的徐庶、司马徽、诸葛亮过从甚密,称诸葛亮为"卧龙",司马徽为"水镜",庞统为"凤雏",被誉为知人。诸葛亮以师礼待庞德公,每次造访,均拜于床下。后隐居于鹿门山,采药以终。现鹿门山有其遗迹和塑像。庞统(179年-214年),字士元,号凤雏,汉时荆州襄阳(治今湖北襄阳)人。为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,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。与刘备一同入川,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,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,刘备用其中计。进围雒县时,庞统率众攻城,不幸中流矢而亡,时年仅三十六岁,追赐统为关内侯,谥曰靖侯。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。庞德(?-219年),字令明,东汉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县(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)人,约在初平年间,投奔马腾帐下,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。庞孝泰(601年-662年)是唐朝初年著名边塞将军,原籍白州(今广西博白)一带,以巩固边疆,平定边乱而被白州人誉为民族英雄。曾参加多次著名的边境战争,其有13个儿子也继续在不同的战场上为国捐躯。庞严,寿春人。父景昭。元和中登进士第,长庆元年应制举贤良方正、能直言极谏科,策入三等,冠制科之首。是月,拜左拾遗。聪敏绝人,文章峭丽。翰林学士元稹、李绅颇知之。明年二月,召入翰林为学士。转左补阙,再迁驾部郎中、知制诰。严与右拾遗蒋防俱为稹、绅保荐,至谏官内职。庞籍(988年—1063年),字醇之,单州成武(今山东成武县)人,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进士及第后,任黄州司理参军,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,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,他日必成大器。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,开封府司法参军,刑部详复官,群牧判官,大理寺丞,殿中侍御史,累迁至枢密副使、枢密使,宰相等。庞籍还是韩琦、范仲淹等人的好友,司马光、狄青等人的恩师。庞钟璐(1822[1]—1876)字蕴山,号宝生,乳名文龙,塘桥镇人(塘桥镇原属常熟,现属张家港)清道光二十七年(1847年)进士,殿试卷进呈御览时,排为第八。皇帝看过后,改排为一甲第三名(探花),授翰林院编修。咸丰二年(1852年),大考列入一等,升庶子,后又提升为侍讲学士,署理国子监祭酒,转侍读学士,升光禄寺卿,迁官内阁学士。官历内阁学士,礼、工、吏、户、兵诸部侍郎至左都御史、刑部尚书。后父丧,归里守孝。咸丰十年,任江南督办团练大臣,设局劝捐,集勇办团,组织地方武装,与太平军作战数十次。同治六年(1867)疏陈荒政十事,督办京师五城团防。对国事有很多建议,但奏稿留存很少。他主持科举考试,选拔人才,深为众人所推崇。光绪二年二年(1876年)农历闰五月初六日,卒。姓庞的男明星 庞博、庞向怡、庞好、庞学勤、庞焯林、庞一川、庞洪等等。姓庞的女明星庞敏、庞秋雁、庞燕等等。
姓茅的名人-姓名学
茅姓,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,但也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。在《百家姓》中排第119位。历史上部分姓茅的名人茅蒙,字初成,传为秦代名闻天下的神仙。传说他道成时白日乘龙飞升。街巷中家喻户晓。老幼都传唱他留下的神仙歌谣,内容是:“神仙得道茅初成,驾龙上升入太清!时下玄洲戏赤城,继世而往在我盈,帝若学之腊嘉平!”这歌谣既是表达茅蒙得道飞升时意气风发的心情,也是茅蒙的预测:茅氏家族既有仙根,后罪子孙中当出数位神仙人物,这其中必有一位名叫盈的仙真根苗。并告诫修仙者要贵生养德,定下心来下苦功修持济世,倘若漫无目标求仙寻仙,改改年号好企望长生久视,即为帝王亦是徒劳!时事就这么偶然而又必然地被这位神仙言中。后来秦始皇听到那首神仙歌谣,竟然没有深悟其中之涵意,反而真的就自作多情地将年号改腊“嘉平”,并在天上迎请方士,遍访仙山,寻找灵丹妙药,以期成长生久视的神仙。茅焦,秦朝时齐人。秦大后与谬毒私通,事发,始皇车裂谬毒,迁太后阳宫,下令:敢以大后事谏者杀。先后杀谏者27人。齐客茅焦冒死进谏,始皇觉悟,下殿接之,爵以上卿。即迎大后归咸阳,复为母子如初,尊立茅焦为仲父。茅坤,字顺甫,号鹿门。明朝归安人。好谈兵,自负有文武才能。选唐宋八大家文钞行于世。著有《白华楼藏稿》、《玉芝山房稿》等。 茅维,明浙江省归安人,字孝若。茅坤子。工诗,亦善作杂剧。与臧懋循、吴稼登、吴梦旸称四子。不得志于科举,以经世自负,尝诣阙上书,希得召见。陈当世大事,不报。有《嘉靖大政记》、《论衡》、《表衡》、《策衡》、《十赉堂集》。茅元仪,明湖州府归安人,字止生,号石民。茅坤孙。好谈兵,天启初,为孙承宗幕僚。崇祯初,上《武备志》,为翰林待诏。后任副总兵,守觉华岛,旋以兵变论戍漳浦。边事急,再请募死士勤王,权臣不许,悲愤纵酒卒。有《暇老斋笔记》、《野航史话》、《石民集》等,所辑《武备志》网罗历代军事著作,附大量插图,尤具资料价值。茅大芳,明代将官,忠心朝廷而被杀,当时人们都称赞他忠义。茅鸿儒,又名兆儒。清浙江钱塘人,字子鸿。工诗词,喜远游。画山水花鸟有文人气。有《东篱草堂诗钞》。 茅星来:字岂宿,号钝臾。清朝归安人。工文辞,才气勃发而有义据。后专攻经史及程朱书,年70以诸生终。著有《近思录集注》、《钝望文钞》。茅以升,字唐臣。江苏镇江人。考入清华官费赴美国留学,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,美国加利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。回国后,历任唐山交通大学教授、南京东南大学工科教授兼主任,河海工科大学校长、天津北洋大学教授兼校长、杭州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、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院长、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处长、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一届评议员、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、交通部技正、行政院水利委员会常务委员、教育部土木系教授、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,中央研究院院士、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、交通部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、第二次高等考试典试委员。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第三届委员。民国38年(1949年)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,并任中国交通大学校长,上海科学技术联合会主席。著有《钱塘江大桥》《武汉长江大桥》、《中国桥梁——古桥与今桥》、《力学概论》等。茅同鑫,江苏南通人,少年留学美国。后留任教于斯坦福大学,并加入美国国籍。在其45岁时担任斯坦福大学名誉校长,成为了第一个在斯坦福大学获此殊荣的亚裔人。姓茅的男明星茅晓峰、茅毛、茅子俊、茅圆君等等。姓茅的女明星茅威涛、茅为蕙、茅善玉、茅菁、茅瑛、茅惠芳、茅海童等等。
姓伏的名人-姓名学
伏姓,为中文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114位。历史上部分姓伏的名人伏姓,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尚义,山东昌乐、东平,辽宁清原,山西太原,陕西韩城、扶风,甘肃永登、徽县,贵州普安,云南河口,云南陆良县马街镇汤官箐村,四川通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西汉有伏胜;南朝梁有伏迁;晋代有伏滔,游击将军;唐代有伏适,医家。伏妃: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,溺死于洛水,相传为洛水之神。伏胜:字子贱。汉朝时济南人。生于周郝王五十五年(公元前260年),卒于汉文帝三年(公元前161年),享年99岁。为伏羲的后裔,其近祖由淮阳陈国迁到鲁国(今山东南部的济南)。原来是秦国的博士,世称伏生。文帝时求能治《尚书》者,伏生是时九十余岁,老不能行,文帝便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错前往求教,得29篇即是今之传世的《尚书》。自己撰有《尚书大传》。成为文学派的开山祖师。后世人极为推崇尊拜——追封为乘氏佰,尊为圣人,进文庙与孔子一起,享受万民祭祀。其后裔,世袭五经博士。韩店苏家村西原有伏生祠,邹平原有伏生书院,曾设伏生乡。伏生墓位于邹平县魏桥镇口子村西南,为汉代墓葬,原有石牌坊大门有“尚书在造”的金子匾额。几经破坏,现墓封土直径45米,残高2米,有“徽君伏生墓”.“伏生墓序”石碑两通。历代文人墨客都赋诗称颂,如宋吴澄.明张远登.清蒲松龄.王仕祯等。唐王维画“伏生授经图”现藏日本大阪美术馆。明朝崔子忠画“伏生授经图轴”现藏于上海博物馆。伏允:唐朝吐谷浑吕夸子。惰开皇末国乱,国人杀其兄而立之。炀帝即位,令铁勒击破之。允东保西平境而复破之,遁客党项,大业末始复其故地。高祖即位,与之通和。贞观年间拘留唐使为由,诏李靖等往讨破之,其子顺举国降,允遂自尽而死。伏恭:字叔齐,朗邪东武人(今山东诸城人)东汉明帝宰相。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,任剧县令.常山太守等职,为官公正廉洁并以施惠政办学校闻名。明帝永平二年(59年)迁任太仆。永平四年拜相,任司空。永平十三年以病辞相。东汉章帝元和元年(84年)卒,终年90岁。伏无忌博学多识,继承家学,传习儒业。永和元年(公元136年)与仪郎黄景校定《中书五经》.《诸子百年》元嘉年间(公元151-152年)无忌受诏与黄景共撰《汉纪》。此时,无忌利用校书便利,广为收集史料又加以整理删削,编成《伏侯注》一书。伏湛:字惠公,琅邪东武人(山东诸城)东汉光武帝宰相。建武六年(30年)封不其侯,世袭。济南伏生后代,父为当世名儒,他少传父业教授门生数百人。初仕西汉成帝朝,后仕王莽朝为后队属正。更始刘玄立,任平原太守。光武帝建武元年(25年)以名儒旧臣被征拜为尚书,典定旧制。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,光武帝以其才任宰相而拜他为司直,行大司徒事,常留镇守,总摄群司。建武三年拜相,任大司徒,封阳都侯。任相秉节持重,颇有风范。建武五年以不能奏大臣过失而被免相。后改封不其侯迁归原籍。建武十三年复被起用,未及就职而病卒。伏湛高祖父年孺,父理字君游。受诗于匡衡,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。伏湛九世祖伏胜,伏湛子伏隆字佰文或佰明,另子伏翕承爵位,伏翕子伏光,伏光子伏晨,伏晨女伏孙为汉顺帝贵人,伏晨子伏无忌,伏无忌子伏质,伏质子伏完,伏完娶汉桓帝女尚阳安长公主为妻,生五子一女。伏完长子伏德,次子伏雅,三女伏寿为汉献帝刘协的皇后,四子伏均,五子伏尊,六子伏郎。建安十九年(214年)曹操废后伏寿及两个皇子杀伏完.伏德等伏氏宗亲100余人。四百多年的名门望族自此凋敝!伏滔:子玄度,东晋官员.学者。平昌安丘(现安丘西南)人。少有才学,远近闻名。任参军,封闻嘉县侯,任永世县令。后任参军,并领华容县令,任著作郎,专掌国史,并任本州大王。后迁官游击将军,仍兼著作郎,死于任。伏恒:南朝齐、梁官僚。子玄耀。平昌安丘人。幼传父业,能言玄理。知名于世。任齐太学士博士,东阳郡丞,卫军记室参军等。任中书侍郎,任永阳内史,新安太守,在郡清廉,恪尽职守,郡民为其立祠歌功。伏龙:原名维景,改名龙,字云程。江苏埠宁县人。幼年入安徽武备学堂,加入中国同盟会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冬,因赞助熊成基举,避疑改名龙,转入第九镇三十三标,充上士。辛亥革命时策谋响应,参加雨花台之役,失败后退镇江,民军攻南京时任营长。旋率军攻克彭城。民国元年(1912年)改隶节九师,驻沛县,任徐西剿匪司令兼统马炮两营。民国2年春,二次革命后,赴南京任第六师师长,失败后退居上海。民国五年袁世凯称帝,奉命图长江,派人至江阴,说服军队独立自任赴通州运动独立,密泄被捕,后就义于通州。时年32岁。民国13年(1924年)孙中山追正其为陆军中将。伏曼容:南朝宋.齐大臣。著名儒仕。字公仪。平昌安丘人。初以讲学为业。任宋官到辅国长史.南海(今广州市)太守。仕宋官到武昌太守。中散大夫.临海太守等。尤喜《老子》.《周易》。撰《丧服仪》.《周易集解》.《毛诗集解》《丧服集解》.《老子义》.《庄子义》.《论语义》。父伏胤西晋司马都护,宋司空主薄。伏曼容子伏恒。伏恒长子伏挺,次子伏捶。伏挺子伏知命。伏不齐:春秋时期鲁国单父侯,也称伏子*。是孔子的学生。曾当任过单父宰,当时他鸣琴而不下堂治,但是一样把单父治理得很好。孔子称他为君子,后来被追封为单父侯。姓伏的明星 伏明霞、伏水修、伏见晁等等。